在星穹下狂奔专辑

王源2025-07-08

专辑简介

我们头顶的这片星穹,从远古开始便已闪烁。人类渺小如蜉蝣,但狂奔是原始的生命冲动,到达的目的地则是理想的彼岸。在无垠的浩瀚里,存在变得透明,于是人类创造了音乐,企图在这些美妙的振动中,以顷刻丈量永恒,以快乐周旋自我,以浪漫环游星球,以余温铭记坍缩,以渺小对抗无限……在音乐中,我们超越此刻此地,抵达心之所向。保持清醒、保持爱、保持创造、也保持探索,用这个始终热烈的姿态来见证生命的仰望与坠落。因为狂奔是我们肉身所能拥有,最接近自由的动作。那么就让我们——用狂奔的心情,抵达渴望的节律,奔向理想中的目的地。纵然生活如星穹般旷远神秘,但此刻,我们就是宇宙的中心。王源2025全新专辑《在星穹下狂奔》正式上线,多首歌曲陆续解锁中。专辑囊括流行、复古舞曲、Funk、摇滚等多种曲风,将星穹下狂奔的生命律动和理想目的地表达得淋漓尽致。在这张专辑里,不仅可以感受到宇宙中心爱的温度,也能找到自己的心处于偌大宇宙时的挣扎。当复古的舞蹈绽放出绚烂霓虹,当浪漫的多巴胺不断跃动,星穹下狂奔的我们会收获什么?又最终行进至何方呢?《在星穹下狂奔》是王源通过音乐进行的一次精神突围,去往理想之地的路途中,用狂奔来确认自身的存在,来感受“爱的本能”。人类在星穹下如此渺小,但狂奔是一种始终变化着的创造。无论在什么样的浪潮之下,只要保持着狂奔的姿态,就能探索到现实内外、抵达繁星的意义。《牧童》《牧童》最初的灵感来源于王源去年8月探访马拉维时期的感悟,爱让陌生的个体产生联结,看见彼此的光芒。于是他邀请了作词人唐恬和作曲人周以力以“星穹下的共同体”的身份及视角创作了这首歌曲。 星穹见过这世界上所有美丽的生命,无论是飞鸟还是蜉蝣,是远古的巨兽还是渺小的我们,所有的生灵都曾放牧星群,也都被星穹照耀着。所有的生命都活着或者活过,不论在什么样的世纪和时空,万物都平等地享受星空。 当浩瀚的宇宙浓缩入最微小的对视之中,渺小如我们个体,只要有爱存在,依旧能容纳整个星穹的壮丽。“一起一起存在”的反复强调,是生灵与星群相互照料的寓言,唤醒和实现生命本真的联结。而爱的核心是看到并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独特的、不可替代的内在光芒,并愿意“为彼此闪烁”,相互支持、相互照亮。歌曲在七种语言表达“你好,很高兴见到你”含义的问候旁白中开始,在氛围旋律托底的气氛下,温暖从开场就注入了整首歌。采用简约主义编曲的主歌,与恢弘史诗气势的副歌,呈现出的情绪跨度让人为之感动,在曲尾部分,骤起的唱诵曲式,更是把整首歌主题升华到了巅峰,用恢弘鼓声与电吉他演绎戛然而止的结尾,像是一部有着开放结局的电影,让人意犹未尽却又有着万般的幻想。《牧童》是一曲献给所有生命和生命联结的温暖之歌,愿世界上最好的我和你,永远为彼此闪烁。《别回家了》当城市沉入午夜,灯海照亮星穹,狂奔的目的地通往脑海,渴望快乐的人用对视建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。这里是秩序之外的快乐领地,是用音符组成的欢欣迷宫,勇敢的冒险者在这里找到方向。《别回家了》是一次对灵魂的深刻暗示,告诉我们除了“家”之外,每个人都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安全港,安全港中栖息着热爱和月光,创造着狂欢与快乐。它的存在告诉我们:当我们一起向着星穹下的快乐领地狂奔,才算真正踏上了自己的归途。《别回家了》由音乐人汪苏泷作词作曲并担任制作人,王源以明亮跳跃的节奏和音色演绎。作为惺惺相惜的同伴,对于他们来说有音乐的地方就是他们流连忘返的精神乐土,是他们与自我、与热爱欢聚的快乐领地。歌曲回归到80年代的黄金舞曲时期,无论是Synthwave色彩浓厚的旋律开场,还是精心调配音色的鼓组音色,都充满了对于这个黄金年代的致敬之情。副歌则使用更明亮的音色打开听觉,激发出人体每一个想跳舞的细胞。歌词中的旁白“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,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。”引用自作家王小波的作品《绿毛水怪》,与间奏中的电吉他演绎融为一体,更像是催化剂一般,将整个情绪拉到一个迸发热情的临界点,随时蓄势待发。歌曲风格融合了多样化的复古,从70年代的合成器流行乐队演奏,到80年代的Disco律动,再到当代的合成器复古浪潮的思考,以及绝对匹配年代感的词曲,在复古的外皮包裹下,看到的是一颗绽放热情的心。《浪漫星球》每过一个水星日,地球要公转58.6圈;而金星上每过一天,地球要经历225个昼夜。王源2025全新专辑《在星穹下狂奔》中第三波歌曲《浪漫星球》正式解锁。如同一颗自转的恒星缓缓升起,带着仲夏的气息,在无垠的浩瀚中刻下不朽的浪漫宣言。宇宙中如果有一颗浪漫星球,那先会是一双会爱的眼睛。交换一次眼神的默契,足以抵抗时间的洪流,而爱之所在,便是亲手点亮的宇宙中心。此时此刻,地平线变得清晰,宇宙重建了秩序。《浪漫星球》是此次专辑中最为轻松浪漫的一曲——整曲飞扬的吉他演绎,以明快的律动为核心,出色的多轨演奏的吉他组曲,搭配清新的Urban节奏,呈现出了一个听感上的浪漫空间。演绎上王源则使用更加轻盈上升的情绪,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轻快诠释。整首歌简约通俗却又充满情绪的歌词,能最直接地感受爱意,以及积极明亮的浪漫向往。这是勇敢表达爱的狂奔歌曲,狂奔的目的地并不执着于抵达某个物理终点,而在于这永不停歇的“环游”本身。我们,就是一整颗星球。A Planet Called Us —— 在这颗星球上,尽情奔跑,尽兴活着,已是浪漫!《雪崩》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雪山。王源2025全新专辑《在星穹下狂奔》中第三波原创曲——由王源作词作曲呈现的《雪崩》,在打磨良久后终于露面。我们心中寂静的雪山下酝酿着什么?虚构的重逢在暗夜里生长,会不会最终在某个瞬息轰然崩塌?一场若有似无的痛,一个悬而未决的梦,梦越真切,剥离时的创口便越深彻。而崩塌后的废墟,是我们勇敢表达的“痛”,这时,在星穹之下狂奔的意义,才悄然浮现。因为“越难得,越波折,越深刻”的咏叹,并非沉沦的哀歌,而是灵魂穿越冰寒风暴后,对生命热度最倔强的确认,在窒息中重新识别呼吸的重量。也许,有些雪崩是大地剧烈脉动后,为孕育新的峰峦所做的深沉准备。《雪崩》用痛彻的歌词与旋律袒露未愈的冻伤,任由最汹涌的失去与最寂静的忍耐共同镌刻,从而继续挣扎着、跌撞着狂奔向内心真正的坐标。这是一首由内而外表达的“王源式”歌曲,在歌词中,王源依旧擅长用“比喻”和画面感传递内容,无论是“爱拉着冲动拔河”这样复杂的心境,还是“梦越真痛的就越深”这样的刻骨铭心,都用精准的画面来描述感知。弦乐四重奏成为整曲最核心的演奏逻辑,钢琴作为铺地的氛围演绎,将整个歌曲场景塑造得无比清冷而美丽。王源用他常用的情绪诉说感来演唱,从前半段贴耳演唱与干净的钢琴演奏来塑造雪崩前的冷峻场景,到后半段骤然而起的弦乐情绪汹涌、挣扎,听者能深刻感受到整首歌的情绪一步步走向“雪崩”后“失控”的方向,仿若自己心中的雪山也瞬然崩塌。《羚羊》王源2025全新专辑《在星穹下狂奔》第四波歌曲解锁王源又一原创曲目《羚羊》。遗失的回声在时间的旷野里微弱,但却始终不会消泯。长大是一种收获,也是无可挽回的流散,所以《羚羊》是反方向的狂奔,它既是来路,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归途。它是我们踏入时间之河前留在岸边的倒影,我们无法两次拥抱同一个自己,于是站在河岸的两边,隔空辨认,自我对话。《羚羊》源于王源内心深处的一点回忆,也是他骤然闪现的灵感。小时候父亲的羚羊车,曾带他去往很多远方,在泥泞中穿越,在冰面上漂移,天南海北,四处驰骋。而现在,掌握了人生方向盘的他,在到达曾经的目的地之后,羚羊却也成了远方。所以属于《羚羊》的符号,是一辆带我们驶向“过去”的车。它是对逝去的岁月的呼唤,也是对曾经的自己的呼唤;它是生命中永恒的缺失感;它不仅唱给成功者,也唱给失落者;唱给渴望理解的人,也唱给成为理解的那个人。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方和羚羊”,当我们唱起《羚羊》,也正是努力和那个没有被“长大”吞噬的自己对话。《羚羊》的前半段使用专门采购的高音贝斯演绎,有着更深沉的吉他演奏的音色,在与钢琴弹奏的搭配下,以叙事逻辑开端,从第二段副歌开始弦乐四重奏的加入,将情绪开始层层递进,宽阔飞扬的间奏将感情升华到高潮。王源也采用更贴近话筒的演唱方式,用讲述的情绪,延展到演唱上,如同耳边细语,亦是与自己对话,和每一位听者诉说他的记忆,他的故事,他的呼唤。《全宇宙的引力》王源全新专辑《在星穹下狂奔》第五波歌曲《全宇宙的引力》正式露面。看见渺小,然后去获得辽阔;直面瞬间,然后去缔造永恒。宇宙中每一颗星辰都有自己的轨迹,却又被同一份引力维系成璀璨的星穹,我们用“具体”对抗着虚无,找到自己的形状。而引力是一种浪漫力量,在这个信息和人类逐渐粒子化的时代,重新确立人与人之间的羁绊,用爱与陪伴在宇宙中镌刻闪亮的诗行。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连结——一个眼神、一句「我在」、一次并肩——构成了我们最坚实的引力场,狂奔不息,却不孤独。“爱让我们选择彼此,做彼此永恒的坐标。”《全宇宙的引力》开场以浓厚的进步摇滚色彩,与浓郁的迷幻风格,迅速把听众带入70年代摇滚风格,当行军鼓响起,小号鸣奏,引力产生,羁绊明晰。结构上巧妙地完成了从「独白」到「对话」的转向——从向内探寻“我”到向外奔赴“你”与“我们”,环环相扣,引人入胜。此次制作阵容中,陈君豪代表佛跳墙乐队领衔制作,并完成合成器部分,五月天的玛莎担当贝斯录制,苏打绿的阿福此次用三种吉他来诠释,落日飞车鼓手尊龙也用最奋进的节奏成为整曲核心。而曾被誉为台湾“新摇滚女生”李雅微担当此次的配唱与和声制作。全宇宙的引力将怀揣热爱的音乐人们齐聚——热爱是片刻的纯粹,也是化梦化风的勇气。此刻他们并肩站着,共生共创,为了理想而闪烁。
依依音乐网 版权投诉 请联系我们 liukaymail#fox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