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动漫纯音♪悲恸曲韵绽布袋风华

李一笑

歌单简介

🏮欢迎来到~布袋偶动漫音乐世界🏮———引言🖍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这首诗来自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名作《夜雨寄北》,霹雳使用此诗词做为角色诗,使用此诗名做为角色曲;全诗虽如口语家常,但娓娓道来之余,却体现出诗人无限苍悲思念之情,与同名曲子表达出的悲凉忧伤之感不谋而合;至此,契机到位歌单落成,欢迎赏析!———指掌乾坤的前世今生⛩历史渊源:布袋戏起源于17世纪左右的中国福建省,后随闽人流传入台湾岛;它又称布袋木偶戏、手操傀儡戏、掌中戏等,有“一口说尽千古事,十指弄成百万兵”的说法,它成为了当时民间重要娱乐消遣形式之一;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戏曲艺术,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,其不断吸收各种戏曲的精华营养,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。🪭艺术特点:布袋戏表演方式非常独特,它通过演员灵活的手部操纵布袋木偶使其呈现出生动逼真的感觉;又结合地方方言和民间音乐,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;并取材于历史典故/民间传说/神话故事等内容,更将其故事情节呈现的淋漓尽致,引人入胜。👺演变进程:上世纪前半叶,布袋戏世家出身的黄海岱继承了父亲的“锦春园”布袋戏团,后更名“五洲园”;60年代,黄海岱将剧团交给其子黄俊雄,布袋戏在这一时期表演了观众喜闻乐见的武侠剑仙等故事,因此从少林武功得名“金刚戏”,后又讹变为“金光戏”;70年代,黄俊雄以父亲的《忠孝节义传》为蓝本创作了《云州大儒侠》,将史炎云易名为史艳文,并为人偶娃娃增添了表情机关,让其更加生动活泼;更是创造性地将其搬上电视屏幕,创下97%的收视率,自此,电视布袋戏在台遍地开花;1975年,黄俊雄的《云州大儒侠》已播出数百集,因太过火热而造停播;1982年,电视布袋戏恢复演出;1983年,黄俊雄儿子黄强华和黄文择开始演出一系列以“霹雳”为名的剧本,内容依旧围绕史艳文展开,后来加入黑白郎君网中人等角色,开始受人瞩目;1985年,黄强华和黄文择将霹雳布袋戏剧集制作成录像带推出;1988年,《霹雳金光》诞生,新人物“素还真”出场并替代史艳文成为主角,成为纵横霹雳30多年的一哥,这也标志着霹雳系列脱胎换骨独成一派;2005年,霹雳布袋戏融入动漫设计元素,以“偶动漫”作为布袋戏的新航标;2016年结合日本动漫与木偶戏文化,推出《东离剑游纪》,成功掀起“偶动漫”风潮。【PS:黄俊雄一脉分枝出:{金光布袋戏(黄俊雄/黄立纲/黄凤仪)};{霹雳布袋戏(黄强华/黄文择)};{天宇布袋戏(黄文耀)};{神魔布袋戏(萧建平)};】分枝出这四脉中,霹雳系列与金光系列,是当下影响范围最广的布袋戏。🧮价值影响:布袋戏艺术不仅是民间艺术的精髓,更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,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/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;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,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,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。🪗音乐魅力:笑称:“布袋戏剧情不行了,但是音乐一直没破格”,的确,音乐作为与观众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,可以说是布袋戏的一大亮点,恰到好处的乐曲与人物场景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;其中纯音乐(背景音乐/配乐)尤其出彩,享受此类音乐重要的是减少杂念,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美妙;本歌单在众多曲目中精心挑选出传递思念/悲凉氛围/哀伤感觉的纯音乐,一个个音符敲打着你的心灵,一段段旋律诉说着你的故事,一首首乐曲由我献予大家,感谢赏析!———结语🖍巴特·洛克波顿:“我们要让传统继续创新,往前走,不能原地不动,否则就像放在博物馆展示柜中一样,等同于死亡。”制作:⺮笑创建:2023.12.25
依依音乐网 版权投诉 请联系我们 liukaymail#fox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