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这是经典栏目「杀死歌荒」的第三十九期,每周一我们会在「杀死歌荒」推荐十首精选自世界各地、风格各异的嘻哈音乐。不带浮夸的评论,不带做作的解析,就是将心比心告诉你什么好听,让你在上班、放学或是浪迹天涯的路上能多一个烘托情绪、让你变身MV主角的BGM。在用十首作品贯穿、介绍过亚特兰大说唱史后,本周我们继续带来这一反响尚可的嘻哈地图系列,今天这一期要看的不是其它,正是光环当头照的Hiphop文化发源地纽约市。在1973年的一个夏天,纽约南布朗克斯一位名为克里夫‧坎贝尔(Clive Campbell)的18岁年轻人偶然受邀去主办一场小型社区派对,那天坎贝尔发现,当他在派对上播放一些经典Funk音乐,人群尤其会被音乐中的纯鼓点部分吸引、带动,于是他开始在不同歌曲间灵活切换,仅取律动最足的片段为人群播放,并鼓励大家跟着节奏一起摇动——就是在那一天,用当今乐迷们的话讲,坎贝尔创造了Hiphop,而历史也以另一个名字记住了这位小伙子:DJ Kool Herc。随着由DJ Kool Herc重新定义的DJ方式的广受欢迎,跳街舞的B-Boys、B-Girls与MC群体(许多人不知道MC的全称是“master of ceremonies”)也开始于70年代在布朗克斯陆续出现,并逐渐渗透到纽约各个区域。在嘻哈三人组The Sugarhill Gang于1979年发布了史上第一首商业Hiphop歌曲《Rapper’s Delight》之后,嘻哈音乐首次登上了电台与美国榜单,之后这种音乐在美国各地乃至全球的蔓延,则都是有迹可循的历史。毋庸置疑,纽约市对于如今红遍全世界的Hiphop音乐、Hiphop文化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,即便至今,也有纽约人坚信只有纽约味道的嘻哈音乐才是最正统的Hiphop。下面这十首歌,是我按发行年份排序的一份贯穿纽约嘻哈音乐史的小歌单,希望通过依次感受这些歌曲,诸位能对纽约的嘻哈、说唱发展历程有一个粗略概念。话不多说,下滑跳入纽约Hiphop音乐史,希望喜欢。喜欢这一期的话不要忘记订阅!也欢迎来HIPHOPE的其它平台找我们玩,全平台同名。